厚筑绿色建造底蕴,提升工程建筑品质。8月31至9月1日,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建四局承办的2022年工程建设行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建四局萝岗保障房二期(EPC标段一)项目作为现场观摩项目之一,展现低碳绿色精品力作,带领现场观摩团“绿建”精彩四局。
集智聚力,“绿建”智慧建造
中建四局萝岗保障房项目围绕“BIM+CIM”技术贯彻“智建慧管”方针。以“BIM+”深度融合项目建设,通过“BIM+EPC”装配式组合建造,实现“积木拼装”式建造。其中,项目与中建四局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所打造的智慧制造基地“中建.智造”基地形成“构件厂-现场”之间的强强联合,协同绿色建造,现场脚手架用量减少约60%,施工现场垃圾减少70%,建筑模板用量可减少约85%。在节省工期的同时,极大减少了现场废料产生及扬尘等污染,始终保持“五节一环保”的施工优势,践行绿色发展目标。
此外,项目聚焦“BIM+深化设计”、“BIM+”倾斜摄影、“BIM+AR”等融合运用,科学三维场布规划等多专业协同管理,解决1100多个建设问题,减少线下会议25%以上。其中,项目运用“BIM+智能测量”,比传统测量工序提高效率200倍,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以“BIM+”倾斜摄影为基底,项目借助Civil3D构建模型,为BIM正向设计提供数字化基础模型,为项目建设提供高仿真、高精度可视化数据,助力绿色建造。
建新体系,“绿建”智慧管理
项目以EPC管理模式进行建设,俗称“交钥匙”工程,要求全周期做好计划与设计管理,项目编制“四线计划”协同各部门管理计划,极大缩短了建设工期。比如,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及深化,并采用全穿插施工方式,主体结构施工,二次结构施工,初装修施工,给排水,暖通,消防,全面插入主楼施工,实现5天1个步距向上提升(即N-4层流水施工速度),比传统主楼施工计划超前100天,达到高效、绿色、安全的设计与建造效果。
此外,在“BIM+”基础上搭建的CIM指挥监管,推动内部联动、政企协同及数据互联共享,全方位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城建”体系。
据悉,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水西路北侧,总规划建筑面积为40.02万平方米,包括12栋33层限价房,3栋1层的垃圾转运站及417.2延米的山体边坡支护,是华南地区在建体量最大的公租房项目。
作为广州市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将通过BIM试点加持、装配式工艺、海绵城市建造,融合绿色生态、智慧科技、教育集成的设计理念,打造融合日常居住、商业互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社区。项目建成后将提供3072户保障性公租房,助力托起民众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