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信息技术推动云南建筑行业发展

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市绿化市容局分会场“生态践行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 2024-10-21

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的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市绿化市容局分会场“生态践行活动”于10月20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办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40余项60余场系列科普活动。市民朋友们通过“生态践行”,共同见证本届自然保护周的主题“科技赋能美丽中国,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以公园绿地等绿色开放空间为主阵地,将科普元素融入公园城市建设,让市民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生态之城的魅力。

启动仪式共分为三个版块,首先通过校园植物课堂项目分享和Citywalk生态漫游路线推介,鼓励和引导广大市民朋友深入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随后,野保情景剧《与野生动物“貉”谐共处》用生动的故事,展示了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多年来的自然保护工作成效;最后,通过对于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和2024年度绿色上海摄影节的现场展览和颁奖,呈现和展示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态魅力。仪式结束后,与会来宾共同踏上了精心推出的City walk之辰山植物园植物探秘环线,这是首批推出的9条路线之一,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以绿色上海公众号中的绿色地图功能为媒介,通过趣味性十足的互动串联起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了“关乎自然,关‘沪’未来”公益市集,各相关单位和机构共设立20个摊位,以多种沉浸式互动,让市民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

在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及前后,市绿容局组织了全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开展主题讲座、科普展览、户外导赏等40余项60余场系列科普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包括举办“科学放生”展板宣讲,以浅显易懂、直接明了的方式,科普“不科学放生”的危害;垃圾去哪儿”科普体验活动,参观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学习了解上海垃圾分类的历史进程与成效,以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上海动物园第十二届蝴蝶展,通过对上海乡土蝴蝶活体、蝶蛹等展示,反映上海乡土蝴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上海古猗园“绿竹猗猗”科普课程,从古典园林出发,全方位揭秘竹子从生物学特性到文化象征,从生态价值到现代应用的独特魅力;绿化大篷车为市民带来家门口的园艺咨询服务和公益售卖;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启动仪式通过“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向市民科普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介绍本市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现状、宣传科学的自然生态保护理念......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生态践行系列活动,吸引市民走进公园绿地等各类科普场所,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亲身体验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成果,增强市民群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