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以“绿建出海·临港启航”为主题的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临港分论坛在临港新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的重要区域活动,吸引了政府领导、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及领军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绿色建筑“走出去”的路径。
论坛上,一份展示临港新片区绿色发展成就的《临港新片区绿色建筑地图》(以下简称《地图》)正式亮相。这份《地图》不仅是临港自《低碳建设导则》实施四年多来绿色建设硕果的系统总结,更是一份面向公众的沉浸式探索指南,旨在引导市民亲身感受“绿在建筑里,碳减生活中”的临港模式,展望绿色建筑走向世界的未来。
《地图》全景呈现临港绿色答卷
《地图》系统梳理了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的绿色建筑发展成就,重点聚焦三大核心成果:
绿色建筑:规模质量双领先
临港已建成约3500万平方米的庞大绿色建筑集群,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高达98%。代表项目包括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获一/二星运行标识)、芦潮港社区邻里中心、耀雪冰雪世界等7个获得二星竣工标识的公建项目,以及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等一批优质教育设施。
超低能耗:技术先锋树标杆
临港已累计打造77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总面积达570万平方米。仅2024年就有13个项目通过审核,12个项目完成竣工测评。其中,三大技术示范项目尤为亮眼:
零碳文化楼——年均节能41.5千瓦时/平方米,减碳17.43千克/平方米。
零能耗服务中心——年降低能耗93.82千瓦时/平方米,相当于减省能源4062兆瓦时。
近零能耗社区中心——节能率高达67.6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2.15%。
生态城区:最高评级引方向
临港全域布局了3个国家级最高标准——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其中先行示范区已于2024年完成验收,滴水湖金融湾则定位“湖滨港湾·低碳引擎·金融锚点”,目标打造“中国首个低碳金融总部高地”
沉浸式体验:三条City-Walk探索绿色未来
《地图》极具创新性地融入了互动体验元素,以“漫步临港,绿见未来”为主题,精心规划了三条主题City-Walk路线,将前沿绿色技术与城市探访完美结合:
科创秀场线: 这是一场“绿色奥斯卡”之旅,串联了全国最大超低能耗公共建筑——临港中心,以及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设计的公园,共同构成国内领先的节能技术展示长廊。
环游天际线:在独特的“荣耀之环”上,可以360度俯瞰滴水湖全景。这条路线重点展示滴水湖金融湾核心区如何运用先进隔热结构与光伏幕墙技术,构建零碳示范带,呈现未来金融区绿色、低碳、智慧的风貌。
绿廊观海线:这条路线可以体验“蓝绿交织·生态交响”,从南岛的生态修复工程,到先进的雨水调蓄系统,再到洲际酒店的绿色低碳更新改造,深度体验蓝绿基础设施协同共生的生态智慧。
打卡绿色地标,感受生态脉动
沿着这三条精心设计的路线,公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临港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明珠:
路线一起点的临港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建,象征着临港在绿色建造领域的雄心和实力。
临港中心
路线二附近的朵云书院·滴水湖店,坐拥湖光美景,其建筑本身也融入了绿色理念。
朵云书院·滴水湖店
同样在路线二的零碳文化楼和充满未来感的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都是探索可持续建筑的生动案例。
上海天文馆
获得绿色建筑竣工标识的耀雪冰雪世界(冰雪之星),则是大型文旅项目践行绿色标准的标杆。
耀雪冰雪世界
不难发现,每条路线都标注有推荐的骑行时长和便捷的公交接驳点,鼓励游客和市民采用低碳方式出行。拿着“绿色寻宝图”出发,即可打卡临港的绿色地标,亲身感受这座未来之城跳动的生态脉搏与绿色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