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很多公租房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建设了供居民休闲的小广场,配套有儿童游乐场、户外健身器材等娱乐和运动设施……随着广西公租房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镇中低收入困难群体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近年来,广西公租房基本实现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审批流程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5月底,全区列入国家计划的公租房累计建成47.91万套,已分配44.81万套。
广西公租房不断改善 “硬件”设施,不断提升“软件”服务
“我在线上申请公租房保障资格,当天就批下来了,不到一个月就收到抽签办理入住的通知了。”住在崇左市大新县综合食品厂公租房小区的何姐说。这是一套近50平方米的公租房,生活功能完备。
崇左市是第一批试用广西住房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城市。申请公租房保障的家庭只要在微信搜索“桂住保”小程序,填写家庭基本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实现线上申请。审核全流程均在系统上进行。“公租房管理系统上线前,工作人员审核查询信息需15个工作日以上;系统上线后,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到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审核效率。”大新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许世军介绍。
据介绍,广西住房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覆盖全区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和管理业务,其中的“桂住保”微信小程序于今年5月1日,在防城港、贵港、河池、崇左四个试点城市上线。公租房资格申请、年度复审、家庭信息变更、货币补贴申请、线上报名、线上选房等10项业务可全部线上办理,实现公租房申请业务全流程“掌上办理”。截至5月17日,四个试点城市已有1170户群众通过系统提交公租房资格申请,其中崇左市线上申请房源17857套,已完成线上申请业务117人。
优化“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 让保障家庭“住得好、住得美”
近年来,桂林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始终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作为民心、暖心工程。在拓宽公租房供给渠道、加快分配空置房源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渐由“建”向“管”转变,营造宜居安居环境。
完善的小区生活配套、全方位智能化管理、贴心的物业管理……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广西打造公租房幸福社区,在小区内采取“小区便民服务站+物业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完善小区基础设施,真正让保障家庭“从有得住到住得好、住得美”。
安居宜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以来,广西积极探索公租房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公租房管理与服务的有效衔接。推进“全链通办”“一站畅办”,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实现申请“一键提交”,助力全区提升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继续推广应用广西住房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公租房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