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房地产的综合实力跃入眼帘,竞争从单纯的拼规模阶段进入拼产品的阶段,高品质的“产品力”正成为房企新的立足点,竞争日益激烈,各房企都在不断探索,寻求突破,或改造升级,或融合赋能,以求提升产品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11月20日,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指导下,优设创研院·华东院启动仪式暨“中国房地产产品力升级及场景化创新设计论坛”在上海中心举行。
此次会议聚集了来自旭辉集团、上置集团、中国能建、陆家嘴集团、绿城中国、中海、宝龙、华润、合生、珠江投资、世茂、融信集团、新世界中国等30余家地产设计研发部门负责人,以华东区域地产产品及市场为基点,共同探讨产品力时代下“提高城镇化生活质量”“打造场景化创新IP”“设计如何赋予产品生命力”等主题,为地产行业上下游的全链协同更好赋能。
会上,优设创研院执行秘书长/新浪地产设计全国主编罗大全致辞。她说,优设创研院· 华东院创立的初衷,始终希望以新视角,认知新生代需求,做房地产行业的先行者,创新地产设计产品,共同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生活方式和产品,同时引领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进步。
优设创研院华南院理事长/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及创新管理中心联席总经理韩东航说,设计在产品整个的开发过程中举足轻重,占了很大的比例。华东院的启动带来了蓬勃生机。期望华东院能够秉承海派文化,兼收并蓄,在国际上洋为中用,在国内南北贯通,引领和创新更多更好的产品。
优设创研院华东院理事长/旭辉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范逸汀在致辞中表示,尽管行业会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起伏而波动,但是持续的技术进步始终是推进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依托技术不断升级与创新产品,顺应时代变化,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新浪地产华东区总经理钟建平在总结致辞中表示,虽然经济周期在改变,地产行业进入2.0的存量时代,改变了地产的价值逻辑,但设计的核心不会发生变化,围绕客户需求,打造产品力,不断进行创新升级。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嘉宾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升产品力等方面带来精彩的观点分享。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在《当前华东房地产市场形势与行业展望》报告中指出,未来5-10年仍然是坚持房租不炒,租购并举,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短期来看,面对企业宏观经济下行,政策出台扶持,支持房地产企业适度合理融资,主要核心还是保交付。对于行业规模,未来几年可能会下降到10亿平方米,对于所有从业者,现在可能是未来的5年—10年中最好的一年。但同时,市场进入了全面改善的时代,房企将产品的研发都聚焦于改善、提升,更加注重买房的人想要什么。改变研发逻辑,产品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不断变化的行业里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范儿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衡柯宇在《产品驱动增长,体验触动人心》报告中表示,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将从粗放运营转向细腻运营,产品力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那么如何提高产品力呢?“未来范儿实验室”提出产品力升级的“PPT”模式,即人、产品和技术。随着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跃迁,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场景化和体验化,基于场景单元的PPT产品设计模式,以人为本的技术驱动型产品创新研发,必然带来更多的流量,激发更高频的互动,形成更多的传播声量,带来更忠诚的行为,绑定更长期的关系。
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凌子达在《城市的更新与再造》报告中认为,旧建筑改造的未来趋势会是发掘待改造建筑的人文历史价值,保留原建筑的空间特点,赋予建筑新的功能,重现城市的文脉与历史文化,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在凌子达看来,城市像是一个巨大、且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绿肺带来了呼吸,道路如同血液一样输送人类去往城市各个角落,物流则像养分一样供给城市生长。而城市更新改造,则是探寻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以此注入城市崭新的活力。
行业在探索改造升级、融合赋能的过程中,离不开新材料、新技术的支持。
吉博力华东区销售总监兼全国大客户总监韩德伟在《精密给排水 健康新卫浴》报告中谈到,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居家健康的关注再度升级。吉博力专注给排水已有146余年的历史,从管路设计到产品研发再到安装服务,吉博力能提供一套完整的闭环服务。在给排水系统方面,吉博力可以做到让消费者安全无忧的使用,并且实现自己的很多的设想和设计,提升居住品质,打造绿色人居。
圣戈班集团技术总监 柳建峰在《深耕高功能和绿色材料领域,构建人类美好未来的基石》报告中表示,圣戈班一直深耕建筑材料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同时不断探索建筑、自然和人的有机融合。公司一直在探索新型材料和技术,追求更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和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技术,追求可持续发展。
西卡中国副总裁/地坪及涂料市场负责人蒋滨松在《创新西卡,帮助客户升级产品力和构建多场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报告中表示,在很多年前,西卡就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西卡也一直通过提高产品的耐久性,让后期维护成本变得更加的经济。
随后,三场主题论坛将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向更深度的探讨。
在“如何进行产品力升级,提高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论坛中,嘉宾围绕如何加快升级产品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深度把握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展开讨论。
未来范儿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衡柯宇认为,产品力升级应从以下5点展开:1. 产品力升级势在必行:行业慢下来,回归理性,产品力走到台前。2. 聚焦终端消费者:行业视角从土地转向客户,即终端消费者。3. 品质至上。4. 产品力提升三个关键点。5. 场景化产品设计应关注6个方向:高颜值、国际范、低能耗、便利性、烟火气、文化味。
中国金茂上海区域设计管理部设计总监 杨振宇表示,虽然目前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地产市场处于下行阶段,但在他看来,这正是一个利于产品研发的时代。好产品则是客研力、产品力、性价比三个方面叠加出的产物,以高颜值、国际范、便利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来提升客户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度。
纳沃设计董事长/创意总监王超在研讨中提到,不同的目标客群(包括对应的年龄结构)的兴趣趋向对于住房的要求不尽相同。房地产开发应该针对产品品质更为精细化,不仅仅止步于住房的户型或是建筑特色。
西卡中国副总裁/地坪及涂料市场负责人蒋滨松认为,首先,关注产品力升级;其次,注重差异化;最后,要以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一些新的技术,创新的核心是“用”。在变局中突破自我,为未来10-20年打造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竞争力。
在“地产行业如何突破围城,打造场景化创新 IP?”论坛中,嘉宾就地产行业如何突破围城,如何利用场景化打造创新IP展开讨论。
优设创研院华南院理事长/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及创新管理中心联席总经理韩东航表示,住宅、商业的场景化创新以及一些其他品类的产品化创新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话题,商业地产更适合做场景化创新。而对于住宅场景化,通过特定的设计途径让客户满意,为住宅注入灵魂,从而增强体验感。
上置集团副总裁方昆在谈及产品场景化创新时指出,要着重于产品开发的场景与痛点。例如上海疫情时期,上海美兰湖会议中心承载了宝山区物资供应的任务,在疫情过后,根据消费者痛点,打造“产、学、研”的体验式消费营地。另外,关于城市中心的旧改项目,如何对于保留保护构建的复建尊重,尊重土地、尊重产品,上海老石库门的重现和市中心街区式体验是重点研究的方向。
新世界中国设计协调部主任韩睿认为,打造场景化创新IP在商业项目上尤为明显。艺术品是商业的灵魂,大型商业与艺术装置的配套IP,往往是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记忆点。如今,更多商业引入了体验文化艺术业态,例如K11更是把艺术博物馆搬进了商业,定期更换,游客除拍照打卡外,有更深层的沉浸式体验。
达观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凌子达认为,现如今的IP代表着鲜明的品牌特色或个人风格,在流量时代下,IP的打造尤为重要。对于地产这个行业而言,IP应当走向产品化,虽然不同企业对于产品化的定义维度或思考方向各异,但不同的体验感的提升都将形成企业产品独特的记忆点。
上海致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宏提到,随着近年来中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模式,养老地产的概念流行起来。养老地产IP的爆火体现出场景化创新要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做设计。
圣戈班集团技术总监柳建峰认为,产品升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圣戈班根据各个国家和市场的需求来研发新的产品。从普通石膏板,到可以分解甲醛的石膏板,再到哈比特高功能石膏板,都是一代代升级研发而来。强大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也是保证企业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关键因素。
在“如何把客户体验融入到设计中,让设计赋予产品生命力?”论坛中,嘉宾们围绕如何通过独特的客户体验传递产品的生命力展开讨论。
融信集团精装总监周瑜玮认为,室内设计在地产板块中其实是非常小部分,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室内是微观,但直接面对客户,影响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插座和台面的高度、开关面板位置是否便捷等。生活经验、专业理论可以指导设计,赋予项目一定的前瞻性,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赋予其生命力。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设计院院长童毅说,在城市建设领域,有很多技术科技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好的体验感,比如为筹备上海世博会而修建的浦东中环线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OGFC技术,路面上松散的空间孔隙可以快速排出积水,防止产生水雾影响行驶视线,同时也可以在降低行车的噪音。童毅表示,希望利用科技力量、结合正在改变的年轻一代的需求和习惯,打造出更适用更美好的房产作品。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鞠晓丹说,上海近年来聚力打造公园城市,公园型社区和花园式社区的打造延伸到地产领域。公园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做到城市空间与生态系统无界融合,那么就地产景观而言,设计的创新理念如何完整落地呈现也是目前面临的困境之一。设计引领的EPC模式是否适用于地产领域值得探讨和实践?全产业链各阶段如果能实现无界融合,无疑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理念,带来全方位的客户体验。
CCA GROUP香榭蒂设计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于敏珊认为,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有些设计师可能过于追求美学,重视个性化,忽略了普遍客户的基本功能需求,导致呈现的效果在某些程度上偏离科学和人们的使用习惯。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把体验作为设计对象当体验成为设计对象,被设计的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场景的一段特殊经历。从目标设定期望值设定、服务场景模型、共同创造、制造惊喜、意义塑造都是服务设计中创造个性化体验。